秋霞步兵区国产精品,国产精品视频二区第二页,亚洲aⅴ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1. <small id="x8tpb"></small>
        <address id="x8tpb"></address>

        新疆信息港歡迎您!

        新疆信息港
        新疆信息港 > 資訊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2020-07-29 05:02:55
        來源:互聯(lián)網
        閱讀:-

        投資要點:?潛望式攝像:突破光學變焦之桎梏。結合目前已發(fā)布的三攝/四攝機型情況以及三種主流的雙攝搭配方案,嘗試新的光學變焦能力是多攝方案的一個主要設計思路。...

        投資要點:

        ? 潛望式攝像:突破光學變焦之桎梏。結合目前已發(fā)布的三攝/四 攝機型情況以及三種主流的雙攝搭配方案,嘗試新的光學變焦 能力(不管是超廣角還是長焦)是多攝方案的一個主要設計思 路,而 P30 Pro 和 OPPO Reno 采用潛望式攝像頭,表明高倍 數的光學變焦有望成為未來幾年手機攝像的主要進階方向之 一。而潛望式鏡頭設計則可以使得攝像頭的最長等效焦距可以 不再受制于智能手機的厚度,比如華為 P30 Pro 的潛望式攝像 頭的等效焦距達到 125mm,OPPO Reno 的更是達到了160mm。

        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模組一般由鏡頭、音圈馬達、紅外濾光片、CIS 芯片及托架等組成。其中馬達、鏡頭及模組環(huán)節(jié)有望在潛 望式鏡頭滲透率提升的帶動下迎來單機價值量的提升。

        ? 單攝到多攝:提升畫質,對標單反。單純的像素提高難以幫助 傳統(tǒng)單攝突破其自身瓶頸,特別是在背景虛化,夜景和 3D 成像 等特定拍攝需求的場景下,需要兩個甚至多個攝像頭配合工作, 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2016 年發(fā)布的 iPhone 7 plus 搭載兩個 1200 萬像素的彩色攝像 頭(廣角+長焦)推動了雙攝的快速普及,據旭日大數據預測到2019 年雙攝滲透率有望接近 45%。

        華為已經發(fā)布三款搭載三攝的旗艦手機,引領手機多攝潮流, 三星和 OPPO 亦已入局,三攝有望迎來高速發(fā)展期,根據群智 咨詢(Sigmaintell)預測,2019 年全球支持三攝(含 TOF)的 智能手機出貨量約 2.4 億部。

        ? 2D 到 3D:增強現實感。3D 感測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場景非常 廣泛,包括解鎖,安全支付,AR/VR,3D 建模等,未來幾年, 隨著智能手機 3D 攝像頭的供應鏈逐漸成熟,消費電子領域將成 為 3D 感測的主要戰(zhàn)場之一,Yole 預測消費電子 3D 感測市場 將由 2017 年的 4 億美元增長至 2023 年的 138 億美元,年復合 增長率達 82%。

        目前來看,3D 感測在智能手機中的主要應用場景為解鎖和安全 支付,如 iPhone X,小米 8 探索版以及 OPPO Find X 配備的3D 結構光。長遠來看,3D 感測的應用場景不會局限于此,如AR/VR 亦有望成為 3D 感測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

        行業(yè)評級及投資策略:光學是智能手機進入存量博弈階段之后 仍實現行業(yè)空間不斷增長的細分領域之一,為了刺激消費者的 換機欲望,各大品牌產商紛紛推出具備高質量攝像功能的旗艦 機。不管是雙攝、三攝甚至多攝的推廣普及,亦或是潛望式鏡 頭設計、ToF 3D 攝像等新技術的導入,都為光學產業(yè)鏈帶來不 小的提振,而已在光學賽道上馳騁的既有玩家顯然是最為受益 的,給予手機攝像行業(yè)推薦評級。

        受益標的梳理:水晶光電、歐菲光、立訊精密。

        風險提示:(1)潛望式鏡頭普及不及預期;(2)三攝手機的出 貨量不及預期;(3)3D 攝像的推廣受阻;(4)手機攝像的后續(xù) 創(chuàng)新乏力。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事件:

        2019 年 4 月 10 日,OPPO 發(fā)布新的旗艦機型 Reno,在軟件和硬件兩方面的升 級上均下足功夫,硬件上延續(xù)上一代旗艦機 Find X 的零界全面屏(屏占比更高) 和升降式攝像頭(采用扇形模式),軟件上的升級則包括 ColorOS 6.0,超清夜 景 2.0,Game Boost 2.0 等等。當然,最吸睛的還是其在拍照和拍攝視頻方面 的優(yōu)化:如使用潛望式攝像頭實現 10 倍混合光學變焦,使用 3 個麥克風收聲實 現 3D 環(huán)繞音效。

        消費者基本上都是好“色”的,此處的“色”,一方面固然指的是手機自身的顏 值,但其實輸入及輸出的圖片影像信息的質量亦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其提升主 要分別通過攝像頭和屏幕實現,特別是手機攝像功能,當前已經成為了人們記錄 及分享生活的主流方式之一,消費者對拍攝的相片及影像的“美感”要求不斷提 高,手機攝像功能的提升亦不再局限于最初的“單純的像素增加”,而是開始逐 漸導入更多新的設計,比如雙攝、潛望式鏡頭和 3D 攝像等。

        此次 OPPO 新一代旗艦機中,潛望式攝像頭可以說是關注度最高的設計之一, 在此我們來梳理下該設計的情況以及對產業(yè)鏈和相關公司帶來的正面效應。

        1、 潛望式攝像:突破光學變焦之桎梏

        結合目前已發(fā)布的三攝/四攝機型情況以及三種主流的雙攝搭配方案,嘗試新的 光學變焦能力(不管是超廣角還是長焦)是多攝方案的一個主要設計思路,而P30 Pro 和 OPPO Reno 采用潛望式攝像頭,表明高倍數的光學變焦有望成為未 來幾年手機攝像的主要進階方向之一。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拉長鏡頭的焦距在拍攝高質量遠景照片及背景虛化等拍攝場景下具備一定的優(yōu) 勢,要理解潛望式鏡頭設計方案出現的原因,則需要先對“等效焦距”這個衡 量攝像頭光學變焦能力的重要指標進行闡述:

        ? 從光學原理上定義,焦距指透鏡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離,但是手機攝像頭的 鏡頭并非是單一的透鏡,而是多個透鏡組成的鏡片組(目前智能手機的鏡頭 一般包含 5 個或 6 個鏡片),因此通常把整個鏡片組的光學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離定義為焦距。

        而即使在同樣焦距的鏡頭情況下,感光元件(CCD 或者 CMOS)的尺寸大 小亦會影響其成像視角,為了便于理解和表述,通常會將各個攝像頭的焦距 折算成 135 相機的焦距,即為等效焦距。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手機攝像等效焦距受內部空間的限制。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理解,等效焦距主要受 鏡頭焦距及感光元件尺寸兩方面影響:(1)感光元件尺寸的縮小雖可以拉長攝像 頭的等效焦距,但是會減少其像素點數量(相同半導體制程下),影響成像質量; (2)而加長鏡頭焦距的方式則會增厚攝像頭模組的厚度,當前輕薄化是智能手 機的主要趨勢之一,這顯然會掣肘攝像頭光學等效焦距的進一步拉長,比如iPhone 7Plus 的長焦攝像頭模組(等效焦距為 56mm)的高度為 6.7mm,已經 接近整機厚度(7.3mm),這也是 iPhone 7 plus 后置攝像頭凸出的主要原因。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為了在盡量不增加模組厚度的情況下增強智能手機攝像的光學變焦能力,早在2013 年三星便在 Galaxy S4 zoom 中引入了伸縮式鏡頭,通過該設計使得手機 搭載的攝像模組具備了 10 倍光學變焦能力,但是該設計也使得攝像模組的面積 變得“碩大無比”,不僅破壞了智能手機背面的整體性,還極大的占用了手機的 內部空間。一言以蔽之,伸縮式鏡頭設計并非增強手機攝像頭變焦能力的完美 答案。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在此背景下,潛望式鏡頭設計成為備選方案:該設計通過折光元件(三棱鏡)改 變光傳遞路線,使得垂直進入的光線偏折 90°變成水平傳輸的光線,繼而通過 豎直安裝的鏡片組,最終到達豎直安裝的感光元件。潛望式鏡頭設計使得攝像頭 的最長等效焦距可以不再受制于智能手機的厚度,比如華為 P30 Pro 的潛望式 攝像頭的等效焦距達到 125mm,OPPO Reno 的更是達到了 160mm。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當然,潛望式鏡頭設計亦存在缺點:(1)潛望式鏡頭雖然減小了模組厚度,但 是模組面積卻有所增加,整體來看仍將占用不少的手機內部空間;而且,模組的 面積與鏡頭的等效焦距在一定程度上正相關,因此,品牌廠商最終仍需要在等效 焦距與內部空間占用之間進行選擇;(2)潛望式設計下,鏡片和感光元件被豎直 安放,兩者的尺寸(特別是圓形的鏡片)會限制模組厚度的降低,當然,OPPO在 Reno 中使用了 D-cut 鏡片,在保持有效光學尺寸的情況下降低鏡片高度。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模組一般由鏡頭、音圈馬達、紅外濾光片、CIS 芯片及托架等 組成。其中馬達、鏡頭及模組環(huán)節(jié)有望在潛望式鏡頭滲透率提升的帶動下迎來 單機價值量的提升:

        ? 鏡頭:潛望式鏡頭設計對鏡頭環(huán)節(jié)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1)該設計會新 增 1~2 個三棱鏡作為折光元件,這是最為明確的增量,而且三棱鏡的材質 一般會選用玻璃,而過去的手機鏡頭的材質一般為塑膠,因此具備玻璃光學 元件制造能力的企業(yè)有望受益;(2)光線通過折光元件的偏折之后其光通量 會有所下降,因此后續(xù)鏡頭對光通量的損耗需要有所減小,由于玻璃鏡片的 透光率由于塑膠鏡片,因此玻塑混合鏡頭的滲透有望加速。當然,玻塑混合 鏡頭目前仍面臨著成本以及產能的問題,而隨著鏡頭廠不斷擴充玻璃鏡片的 產能,并且由產能擴充帶動成本下行,玻塑混合鏡頭有望開始從高端機型開 始滲透。(3)上文提及 OPPO 使用 D-cut 鏡片用于降低潛望式模組厚度, 該鏡片采用非堆疊注塑成型的生產工藝,新工藝的使用有望增加鏡頭價值量。

        不管是玻璃鏡片的滲透還是新工藝的采用,率先展開布局的如大立光、舜宇 科技和水晶光電等既有核心玩家的受益確定性是較高的,需要關注的是能否 通過良率的提升實現成本下降,從而加速該設計往中低端手機市場的滲透。

        ? 模組:從單攝到雙攝甚至多攝,對于攝像頭模組企業(yè)來說,并不是將多個攝 像頭進行簡單的組合,而是需要對模組的鏡頭位置穩(wěn)定性以及光軸平行度等 重要參數進行更為嚴格的把控,而潛望式設計的導入有望進一步提升參數把 控的難度及重要性,因此會對模組企業(yè)的封裝技術和設備的精密度提出更高 要求,比如使用 AA(Active Alignment)制程進行模組的鏡頭對準,這無疑 將拔高了攝像頭模組的行業(yè)壁壘,具備較強技術積累以及在設備端率先布局 的一線攝像頭模組企業(yè)(舜宇光學、歐菲光、立景等)有望率先受益多攝及 潛望式鏡頭的滲透。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2、 攝像技術變革:從單攝到多攝,從 2D 到 3D

        經過十年的發(fā)展,智能手機的攝像功能已經成為記錄和分享生活的主流方式,消 費者在追求像素不斷提升的同時,增加對背景虛化、全景拍攝、夜景及 AR/VR等特定拍攝場景及成像方式的訴求;另一方面,隨著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存量博弈 階段,產品創(chuàng)新及差異化設計逐漸成為品牌廠商最為重要的考量之一,而優(yōu)質的 攝像功能無疑是當下“移動社交”時代最直觀且吸引眼球的,可見,消費者的需 求與廠商升級創(chuàng)新及差異化策略迎來了較好的共振,手機攝像亦實現了兩個重 要的技術變革:(1)從單攝到雙攝甚至多攝;(2)從 2D 發(fā)展至 3D 成像。

        這些變革使得光學市場即使在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存量博弈階段的情況下仍具備 較好的增長空間,據 Yole 預測,全球攝像模組市場規(guī)模將由 2016 年的 234 億 美元增長至 2020 年的 468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 12.2%。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2.1、 單攝到多攝:提升畫質,對標單反

        單攝無法滿足特定場景的拍攝需求,雙攝應運而生。單純的像素提高難以幫助 傳統(tǒng)單攝突破其自身瓶頸,特別是在背景虛化,夜景和 3D 成像等特定拍攝需求 的情況下。以背景虛化為例,要實現較淺的景深,需要具備三個關鍵要素:大光 圈,長焦距和大底(CMOS 尺寸),一般情況下,智能手機攝像 CMOS 的尺寸 在 1/3 英寸左右,遠小于單反相機的 CMOS 尺寸,另一方面,長焦距會導致鏡 頭變厚,這顯然與手機輕薄化趨勢背道而馳,而且拉長鏡頭的焦距可能會使得取 景范圍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在此類場景下,需要兩個甚至多個攝像頭配 合工作,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iPhone 入局推動雙攝普及,滲透率快速提升。早在 2011 年,HTC 和 LG 就開 始嘗試推出雙攝手機,但并未引起很大關注度,直到 2016 年發(fā)布的 iPhone 7 plus 搭載兩個 1200 萬像素的彩色攝像頭(廣角+長焦),才推動了雙攝的快速普 及,據旭日大數據統(tǒng)計顯示,2016 年全球雙攝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僅為 5%,2017年已超過 20%,到 2019 年有望接近 45%。出于成本考量,雙攝在初期主要被 用于中高端機型,隨著模組單價逐漸降低,正逐漸往中低端市場滲透。此外,目 前雙攝像頭(或者多攝)主要配置于智能手機背面,相信未來亦會逐漸往前置滲 透。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智能手機雙攝的主流選擇方案包括三種:(1)成像+景深;(2)廣角+長焦/超廣

        角;以及(3)彩色+黑白。

        ? 成像+景深:單獨攝像頭記錄景深,后期算法進行虛化。一般來說,該方案 配備兩顆像素不同的攝像頭:像素較高的主攝像頭負責拍攝照片,像素較低 的則負責記錄照片中不同對象的景深信息,最后通過算法進行背景虛化。

        ? 廣角+長焦/超廣角:模擬光學變焦。一般而言,在同一拍攝條件下,焦距越 短,視角越大,反之亦然。傳統(tǒng)的單攝手機攝像頭的光學焦距是固定的,拍 攝時使用數碼變焦的方式,即在原本的照片上截取需要進行“特寫”的部分 進行放大,這樣會導致像素變低,圖像變模糊,對照片質量有所損傷。iPhone 7 plus 在普通鏡頭(1200 萬像素、28mm 焦距)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大倍率 的長焦鏡頭(1200 萬像素、56mm 焦距),可以實現 28nm 到 56nm 的范圍 內的無損光學變焦。另一方面,亦有廠商選擇新增短焦距攝像頭,用以拍攝 超廣角照片。

        ? 彩色+黑白:增強光通量,提高解析度。傳統(tǒng)的單攝像頭需要同時記錄物體 的輪廓及色彩信息,一般情況下,像素提高有助于提高輪廓清晰度,但是會 導致進光量減小,進而減弱色彩表現力。為了兼顧相片的清晰度和色彩表現 力,華為主推的雙攝方案使用兩個 CMOS 進行分別記錄:高像素黑白 CMOS記錄輪廓信息,較低像素彩色 CMOS 則記錄色彩信息,最后通過算法將兩 者合成。該雙攝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圖像的清晰度和色彩飽和度,但是由于需 要對兩張照片進行合成,可見其對算法要求較為苛刻,同時,對攝像頭的位 置穩(wěn)定性以及光軸平行度的要求亦有所提升,對模組廠商的封裝技術和設備 的精密度提出更高訴求。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三種方案中,第一種方案的技術相對較為成熟且成本較低,是初期的主要雙攝 配置選擇,而后兩種的技術方案的比較優(yōu)勢則較為明顯,方案二可以實現光學 變焦,方案三可以有效提升畫質。后面的三攝或者多攝亦是圍繞該兩種方案進 行組合搭配。

        華為引領手機多攝潮流,三星和 OPPO 入局,三攝有望迎來高速發(fā)展期,根據 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測,2019 年全球支持三攝(含 TOF)的智能手機 出貨量約 2.4 億部。

        (1) 2018 年上半年推出的 P20 Pro 首次配備三攝方案:4000 萬像素彩色攝 像頭+2000 萬像素黑白攝像頭+800 萬像素長焦攝像頭,其中長焦鏡頭支持三倍 光學變焦(等效焦距 80mm)。從攝像頭配備來看,該三攝方案是“彩色+黑白” 和“廣角+長焦”兩類雙攝方案的融合。

        (2)2018 年下半年推出的旗艦機仍然延續(xù)三攝方案,Mate 20 配備“1200 萬 廣角+1600 萬超廣角+800 萬長焦”,Mate 20 Pro 則搭載“4000 萬廣角+2000萬超廣角+800 萬長焦”,其中,超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的等效焦距分別為 16mm和 80mm。

        (3)2019 年上半年推出的 P30 Pro 則開啟四攝之路,搭配方案為“4000 萬廣 角+2000 萬超廣角+800 長焦+TOF”,其中長焦攝像頭使用潛望式設計實現125mm 等效焦距。

        在華為的帶動下,三星和 OPPO 等安卓陣營的品牌廠商亦紛紛開始多攝方案, 三星 Galaxy S10+搭載“1200 萬廣角、1600 萬超廣角、1200 萬長焦”三個攝 像頭。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三攝接棒式方案賦予手機攝像大范圍變焦的能力。智能手機的攝像頭一般為定 焦鏡頭,而目前較為主流的三攝方案則是三個定焦鏡頭的組合,這意味著,在三 個特定的等效焦距上,三攝模組具備較好的光學素質,而其余等效焦距則需要由 算法驅動的數碼變焦相配合方能實現,以華為 P30 Pro 實現 3 倍等效焦距為例:該等效焦距下的相片是通過合并主(廣角)攝像頭和長焦攝像頭的圖像數據而產 生,畫面中心的最佳細節(jié)圖像數據來自長焦鏡頭,而邊緣“丟失”的區(qū)域則由主 攝像頭的圖像數據加以人工智能潤飾后填補。接棒式方案雖并未實現全焦段物理 光學變焦,但是極大得提升了手機攝像的變焦范圍及能力。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2.2、 2D 到 3D:增強現實感

        3D 感測移動端應用場景廣泛,市場具備高成長空間。3D 感測在智能手機中的 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包括解鎖,安全支付,AR/VR,3D 建模等,未來幾年,隨 著智能手機 3D 攝像頭的供應鏈逐漸成熟,消費電子領域將成為 3D 感測的主要 戰(zhàn)場之一,Yole預測消費電子3D 感測市場將由2017年的4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 138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 82%,遠超其在汽車,醫(yī)藥,工業(yè)及安防等 領域的增長速度。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3D 結構光先行,TOF 有望快速突破。目前來看,3D 感測在智能手機中的主要 應用場景為解鎖和安全支付,如 iPhone X,小米 8 探索版以及 OPPO Find X 配 備的 3D 結構光。長遠來看,3D 感測的應用場景不會局限于此,如 AR/VR 亦有 望成為 3D 感測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Apple 在 2017 年 WWDC 上發(fā)布 ARKit開啟了 AR 在移動端的應用,但是僅靠算法獲取物體的深度信息會帶來巨大的運算量,造成高功耗、畫面不流暢等問題,未來,若在后置攝像頭中導入 3D 感測,

        軟硬件搭配將實現更好的 3D 空間結構的構建,助力 AR 技術的快速發(fā)展。

        ? 3D 結構光:蘋果引領,安卓陣營快速跟進。iPhone X 率先導入 3D 人臉識 別功能取代傳統(tǒng)指紋識別,加速了該功能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應用,HOVM在今年上半年均推出了配備人臉識別的旗艦機型。iPhone X,OPPO Find X和小米 8 探索版均采用 3D 結構光方案,是目前市場上較為成熟的深度檢測 方案和靜態(tài)場景 3D 拍攝的首選,其識別步驟為:(1)發(fā)射端(點陣投影儀) 投射大量紅外光點至觀測物體表面,使得物體表面的光點落點產生位移(;2) 接收端(紅外攝像頭)捕捉光點,檢測物體表面的圖形;(3)通過光點位移 測算位置和深度,使用算法復原三維空間。

        3D 結構光產業(yè)鏈:發(fā)射端核心部件高壁壘,接收端產業(yè)鏈成熟。3D 結構 光主要由發(fā)射端,接收端,IC 芯片構成,其中,發(fā)射端主要由紅外光源 (VCSEL),準直鏡頭(WLO)和光學衍射元件(DOE 或者光柵)組成, 接收端則由紅外 CMOS 傳感器,光學鏡頭以及窄帶濾光片構成。整體來講,IC 芯片和發(fā)射端的光學衍射元件具備較高的行業(yè)壁壘,而發(fā)射端其他部件 (VCSEL 和準直鏡頭)以及接收端元件的產業(yè)鏈則相對較為成熟。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 ToF:方案成熟,正逐漸被導入到智能手機領域。TOF 方案最早被應用于物 流,安防監(jiān)控等工業(yè)領域,該方案的實現過程為:(1)發(fā)射端發(fā)射調制的紅 外光;(2)接收端使用紅外 CMOS 接收被物體反射回來的紅外光;(3)通 過算法計算時間差,得到拍攝物體的距離。聯(lián)想 Phab 2 Pro 和華碩 Zenfone是目前全球配備后置 TOF 3D 感測攝像頭的兩款智能手機,vivo 亦于 MWC 2018 上展示了配備前置 TOF 深度攝像頭的產品,此次華為的 P30 Pro 中亦 加入了 ToF 攝像功能,TOF 3D 感測方案(特別是后置方案)正逐步被導入 到智能手機領域,未來,隨著應用場景的逐漸成熟,該方案在移動端的市場 空間值得期待。

        發(fā)射端相較于結構光更簡單,接收端需要大像素尺寸 CMOS。TOF 方案的 發(fā)射端主要由紅外光源(VCSEL)和擴散片組成,因為不需要特殊排列的 點陣,TOF 的發(fā)射端相較于結構光更為簡單。接收端則由鏡頭,窄帶濾光片和紅外 CMOS 組成,目前 TOF 方案主要應用于遠距離 3D 拍攝,反射回 來的紅外光信號較弱,且 sensor 的感光時間較短,因此 CMOS 的單像素尺 寸較大,一般達到 10um 級別(目前一般的 RGB 單像素尺寸為 1um 級別)。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總體來看,結構光方案較 TOF 方案更為復雜,成本相對更高,且主要應用于短 距離 3D 成像,當然,其成像精度亦高于后者,因此在智能手機領域的主要應用 場景為解鎖和安全支付,且主要配備于旗艦機型的前置攝像;TOF 方案則支持 遠距離 3D 感測,可成為智能手機后置 3D 攝像的選擇,配合如 ARKit 等軟件系 統(tǒng)提供優(yōu)質的 AR 體驗。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蘋果深度布局,國產供應鏈需依托安卓陣營跟進情況。蘋果早在 2013 年便收購Primesense,開始布局 3D 攝像,并在 iPhone X 中導入 3D 人臉識別功能,安 卓陣營的品牌廠商也在積極突破蘋果對 3D 結構光的專利封鎖,尋求 3D 人臉識 別功能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普及,加上 3D 感測在智能手機 AR 端的應用,其未來 市場空間是比較廣闊的,主要的器件供應商有望率先受益。分析產業(yè)鏈情況容易 看出,不管是結構光還是 TOF 方案,在原先已經具備較好基礎的領域,如濾光 片與模組端,國內企業(yè)有望率先突圍,而其他領域,則需要依托下游的整體出貨 量,因此,國產供應鏈能否參與其中主要取決于安卓陣營的主要品牌在 3D 感測 領域的布局意愿及進度。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3、 受益?zhèn)€股情況梳理

        水晶光電:公司在光學低通濾波器(OLPF)和紅外截止濾光片(IRCF)領

        域具備較強的行業(yè)地位,該兩大產品的銷量位居全球前列。2018 年公司預計實 現營業(yè)收入 23.26 億元,同比增長 8.39%,實現歸母凈利潤 4.63 億元,同比增 長 30.06%,其中精密光電薄膜元器件業(yè)務(IRFC、OLPF、晶圓級濾光片和窄 帶濾光片等)預計約貢獻 70%~80%收入。

        歐菲光:公司自上市以來,公司不斷拓展自身業(yè)務線,實現業(yè)績持續(xù)穩(wěn)定的增

        長,營業(yè)收入從 2010 年的 6.18 億元增長至 2017 年的 337.91 億元,年復合增 長率 77.12%,凈利潤從 2010 年的 0.52 億元增長至 2017 年 7.44 億元,年復合 增長率 46.25%。從公司過往的布局及業(yè)績釋放情況看,在消費電子領域,從電 容式觸摸屏,到攝像頭及生物識別,公司都能在布局之后的 1~2 年實現較好的 業(yè)績釋放,這體現了公司對市場的精準的判斷和強大的執(zhí)行力,此類能力亦將 為公司后續(xù)持續(xù)發(fā)展保駕護航。

        公司自 2012 年切入攝像頭領域以來,貢獻營收逐年增長,2017 年已達到 166.32億元。從 2016 年年底至今,公司的攝像頭模組單月出貨量穩(wěn)居全球首位,2017年,公司全年單攝模組出貨量達 3.7 億顆,雙攝模組亦出貨約 3500 萬顆,約占 全球市場 15%。同時,公司去年收購了華南索尼電子廠(現更名為廣州歐菲影 像),不僅獲得了包括 Filp Chip 封裝工藝在內的多項專利技術,還順利切入國際 大客戶攝像模組供應鏈。

        立訊精密:2018 年公司通過旗下立景創(chuàng)新受讓了臺灣光寶的相機模組事業(yè)部,

        2017 年,臺灣光寶的攝像頭模組出貨量排全球第 19,雙攝模組出貨量排全球第8,曾是華為雙攝模組的主力供應商,具備完善的技術及客戶儲備。立景創(chuàng)新通 過受讓臺灣光寶相機模組事業(yè)部,可以獲得其技術及客戶,快速提升自身實力。 立訊精密則可以通過體外收購光寶的相機模組事業(yè)部補全光學板塊,從而成為 “機、電、聲、光”一體化的平臺型企業(yè)。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手機攝像行業(yè)深度報告:好“色”的消費者,花樣紛繁的手機攝像



        4、 行業(yè)評級及投資策略

        光學是智能手機進入存量博弈階段之后仍實現行業(yè)空間不斷增長的細分領域之 一,為了刺激消費者的換機欲望,各大品牌產商紛紛推出具備高質量攝像功能 的旗艦機。不管是雙攝、三攝甚至多攝的推廣普及,亦或是潛望式鏡頭設計、ToF 3D 攝像等新技術的導入,都為光學產業(yè)鏈帶來不小的提振,而已在光學賽 道上馳騁的既有玩家顯然是最為受益的,給予手機攝像行業(yè)推薦評級。

        5、 風險提示

        (1)潛望式鏡頭普及不及預期; (2)三攝手機的出貨量不及預期; (3)3D 攝像的推廣受阻; (4)手機攝像的后續(xù)創(chuàng)新乏力。




        推薦閱讀:互聯(lián)網普及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企業(yè)觀點,與新疆信息港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熱門圖片
        熱門搜索